血小板減少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血小板減少 >

        流血會影響血小板減少么

        來源:血小板減少  時間:2025-08-23 10:26:30

        導讀:普通小傷口、鼻血、痔瘡出血不會把血小板“流少”;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急性大出血或長期慢性失血背后的病因,及時止血、補液、補鐵,必要時輸血小板即可。

          出現流血,并不會把血小板“流掉”很多,也不會直接造成真正的血小板減少癥,但大量或長期出血可通過“丟失+稀釋+缺鐵”三條途徑讓血小板暫時下降,且常能在1–3天內自行恢復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急性大出血(外傷、手術、產后等)
         
          每失血1個全身血容量約帶出20%血小板,但骨髓會立即加速生成,通常24–48 h內回到原水平。如果只輸紅細胞/晶體液而未及時補血小板,可出現“稀釋性血小板減少”,需輸注血小板糾正。合并休克、感染或DIC時,血小板被額外消耗,減少幅度更大,需要針對性治療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慢性失血(月經過多、消化道出血)
         
          長期失血→缺鐵→影響巨核細胞成熟,可出現輕度血小板下降或繼發性血小板增多(缺鐵早期反應性升高)。補足鐵劑后2–8周血小板可恢復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出血后72 h內血小板仍<50×10?/L或持續下降,提示可能合并骨髓抑制、DIC或原發血液病,需進一步檢查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大量輸血患者要每4–6 h復查血常規,必要時補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普通小傷口、鼻血、痔瘡出血不會把血小板“流少”;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急性大出血或長期慢性失血背后的病因,及時止血、補液、補鐵,必要時輸血小板即可。

          http://m.kaoqif1.com/xuexiaobanjianshao/4752.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[流血會影響血小板減少么]的內容分享;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,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。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,經長期臨床研究,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線、化學藥品,農藥、病毒、細菌等均為中醫“邪毒”范疇。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,他提出“邪毒傷腎”的理論,創立了“解毒透邪、瀉實固本”,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,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,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,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,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。

        血液病腫瘤門診部栗建華
        TOP